
特刊
氣候變化是全球性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威脅。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提出我國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當年12月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宣布提升國家自主貢獻的一系列新舉措,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和廣泛響應。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為推動氣候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擘畫宏偉藍圖、指明道路方向,彰顯了我國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定力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2021年12月1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35年,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率先建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對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各行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碳排放國,在推進發展的同時實現快速減排,任務不可謂不艱巨,也勢必依靠各經濟部門、各能源行業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
廣東省是經濟、科技強省,也是能源消費大省,更是能將“敢為人先”一以貫之的務實、創新之地。在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廣東如何落實碳中和國家戰略部署,怎樣統籌發展與減排、近期與長遠、全局與重點,以大格局、大思路打造一份可供參考借鑒的減碳廣東樣本?
在此背景下,廣東新快報在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的共同指導下,推出《碳尋美好生活 共建綠色家園》特刊,旨在通過聚焦政策方針、產業發展、污染治理等多個方面,在深化宣傳黨和國家相關理念、政策的同時,多維呈現廣東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近期特刊,將聚焦廣東減塑治污之舉,盤點過去一年廣東各地在減污降碳路徑上的強力舉措和可見成效。
指導單位: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主辦單位:廣東新快報社
協辦單位:廣東省清潔生產協會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
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廣州市綠色金融協會
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分行